五、解疑
梁下望去,只见一持剑蒙面黑衣人细步走进大厅,双目四顾,不时翻查厅内之物,似乎在寻摸着什么。这时,梁上神仆飞身跃下,那黑衣人还没反应过来,便已被龙泉宝剑架在脖子上,顿时吓得魂不附体。
神仆厉声喝道:“你什么人?鬼鬼祟祟的在这里做什么?”
那人没料到此变,早已吓得战战兢兢,话不成句,“我……我……我来找东西……”“找什么东西?”
“找……找书。”
“什么书?”
“不……不……不知道。”
“不知道?不老实回答小心我一剑要了你脑袋!”
神仆见那人说话吞吞吐吐,不甚耐烦。那人被这一吓,脚直发软,连忙说道:
“我……我真的不知道……只知道此书记载一旷世武学,得此书者,称霸江湖,指日可待。”
这时,仙奴和少年也从梁上跃下,仙奴扯下那黑衣人面纱,并不认得此人,料想他也不是甚么江湖人物。神仆继续问道:
“那这六扇门之人怎会不见了踪影?”
黑衣人见又来二人,更不敢怠慢,忙答道:“我真的不知道,可能也是因为此书吧。不过江湖中都说,跟水泊梁山有关。”
仙奴见问之无用,正欲取其性命,少年说道:
“江湖小辈,且放他去吧。”
神仆收剑啐了一口,那人千恩万谢仓皇而逃。
仙奴疑道:“六扇门中有何旷世奇书?引得江湖鼠辈前来寻找。”
少年答道:“当年六扇门内确实有一本奇书,若习此书,武学大增。”
“哦?难道梁山弟兄正是为了此书,所以引发六扇门巨变?”神仆疑道。
少年摇摇头,说道:“我想并非如此,六扇门未创之时,门主等人仍在梁山,当时门主曾以此书武功与梁山各位高手交流切磋,故几位梁山高手曾习之,为何还要痛下毒手来取此书。”
仙奴听得更生疑惑,“若然如此,这六扇门如今确实离奇失踪,而且江湖中纷纷传言与梁山有关。况且如今还引得江湖无名鼠辈也前来寻书,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
少年思索片刻,说道:“去找一个人问问便知。”
“谁?”神仆仙奴问道。
“欲闯江湖,先寻老五。”
神仆恍然:“老五?主人是说千面猫王老五?”
少年点点头。
仙奴说道:“可是江湖素闻这王老五乃易容高手,样貌穿着变幻莫测,而且行踪不定,这几天半月,如何寻得?”
神仆点头,“是啊,这王老五虽百晓神通,但不喜为他人所扰,故常常躲在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如何能寻他?”
少年说道:“青楼马小燕。”
“青楼马小燕?”二人大惑。
“不错,老五难寻,但其义女马小燕却不会不见。何处多生事端何处便有马小燕。今日入城之时见城南一青楼格局别致,料想马小燕已来此地。”
“哦。原来如此。”
二人听罢,便与少年离开六扇门府,来到城南。
但见此处一青楼名曰“醉红楼”,门前纨绔子弟江湖浪客人来人往,姑娘个个笑脸相迎。三人直接走进里面,一浓妆老嬷笑脸迎了上来:
“哟,三位大爷,想找哪位姑娘啊?我们这里的姑娘可是个个貌美如花啊。”
神仆说道:“我们来找王老五先生。”
那老嬷一听笑脸微变,又即刻笑道:“哟,这位大爷,您真会开玩笑了,咱这里都是年轻姑娘,哪来什么爷们儿老五啊。”
仙奴上前欠身说道:“我们寻千面猫欲打听六扇门与梁山之事,还请大姐帮个忙。”
那老嬷一听,笑脸一僵,怒道:“三位怕是来消遣老娘的吧,我这烟花之地哪来什么猫啊狗的,门啊山的,三位要是不是来找姑娘的就请走吧,我们还要招呼客人做生意呢!”
说罢正欲赶人。这时少年拱手微微笑道:“马姑娘,我们与梁山和六扇门素有交情,如今不得知两帮为何会有如此变故,还望马姑娘为在下引见老五先生,解此谜团。”
那老嬷脸上顿时没了颜色,思索片刻后只得低声说道:“请三位到城西三里外红树林处稍等片刻。”
三人拜别,便来到城西三里外一红树林中,此地甚是偏僻,但见不远处有一黄色小茅屋,正欲走进前去。这时林中走来一位姑娘,看那衣着正是那青楼老嬷,但是此时已无浓妆,脸蛋清秀,碧水玲珑,嫣然是一位妙龄少女。
少年拱手道:“马姑娘易容之术果然高明,青楼藏身,世人难料啊。”
“既瞒不过公子双眼,何来高明。敢问三位想问义父何事?”
少年说道:“在下惊闻六扇门离奇失踪,想请老五先生解开在下心中疑团。”
这时,茅屋内缓缓传来一仿佛已是千岁老人的苍老声音,
“你既已离江湖人,为何还理江湖事。”
少年说道:“梁山已乱,天下皆乱。我不得不理。”
老人说道:“就算梁山不乱,天下未必不乱,千年已过,太平已过。”
“梁山如今水深火热,我岂能坐视不理。”
老人微叹一声,说道:“理又何用,不理也罢,天下势,本应循环。”
“老五先生虽言之有理,但在下心意已决,还望老五先生相助,赐我一言。”
茅屋内没了声息,过了片刻,老人才缓缓说道:“欲求真相,需赴东城。”
神仆听罢说道:“东城?此处东边便是开封城,若非是要我们去开封?”
茅屋此时却再没了声息。仙奴正再欲发问,马小燕摇手止道:
“义父既已赐言,不会再有二话,三位请回吧。”
少年点点头拱手道:“多谢老五先生指点。”
三人拜别马姑娘,便离了红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