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和沙僧赶到波月洞向妖精索人遭拒,于是乎话不投机就动手了。正当双方战得难解难分之际,心里面小鹿乱撞的百花羞公主出现了。她叫停了酣战中的黄袍 怪,并自作聪明的撒了一个谎。幸亏黄袍怪的目标不是唐僧,否则百花羞公主的这个金甲仙人入梦的谎言就是自讨无趣。什么是金甲神?她老公黄袍怪就是一位真正 的金甲神。此村妇愚言,又岂能如此轻易的骗过天庭神仙。【那怪道:“浑家,你却多心呐!甚么打紧之事。我要吃人,那里不捞几个吃吃?这个把和尚,到得那 里,放他去罢。”】就在刚刚捉住唐僧的时候,黄袍怪还口口声声称吃定了唐僧,摆出一副他真的就是冲着长生不老的唐僧肉来的。但是,就在百花羞公主讲了一个 不着调的金甲神入梦的谎言后,黄袍怪就放弃唐僧了。【放他去罢】,黄袍怪怎么会如此轻易的就放弃了口中之食呢?因为他的真正目标是孙悟空,而经过与这两个 和尚的交手,他已确认孙悟空并不在取经队伍之中。于是乎,为了避免节外生枝,也为了讨好一下浑家百花羞公主,他干脆做个顺水人情放了唐僧师徒。虽然两个和 尚不怎的,却也与他战个平手,要是真的吃了唐僧肉,恐怕也不得安宁,弄不好会坏了大事。再者说,孙悟空不在取经队伍中,这已经让黄袍怪开始怀疑那个吃唐僧 肉可以长生不老的传闻的真实性了。
八戒和沙僧到了宝象国受国王之托前来碗子山波月洞搭救百花羞公主回朝。黄袍怪没想到自己好意放走的唐僧师 徒又回来了,而且这两个和尚还抓住自己强夺百花羞公主之事不依不饶。黄袍怪恼羞成怒,后悔当初不该放走这两个多事的和尚。一经交手才知道,八戒和沙僧远不 是黄袍怪的对手。此战以八戒逃跑、沙僧被擒而告终。战斗结束,黄袍怪思前想后总觉得八戒和沙僧不会无缘无故跑来寻衅滋事。况且十三年前之事,宝象国国王也 不知端的,八戒和沙僧是如何得知的?如果不是百花羞公主自己走漏风讯,怎么会有人知道她就在碗子山波月洞?所以,黄袍怪的推测一点也不错。但是,百花羞公 主就是抵死不认。莫说沙僧帮她隐瞒,即使沙僧承认公主有书信相托,她也会百般抵赖推说沙僧栽赃诬陷。要知道黄袍怪并不是真的妖精,她可是天庭的正牌神仙。 照理他是不会像真的妖精一样但凭好恶就大开杀戒的。虽然沙僧的话也有几分道理,但是事实究竟是否真如沙僧所讲?黄袍怪心中颇有几分疑虑。为了搞清楚这件 事,黄袍怪决定自己亲自去一趟宝象国。
黄袍怪化身俊秀猎户,殿前认亲。一开始,国王被他变化之术骗过不提,可怜唐僧被他变作一只斑斓虎囚在笼 中。认亲过程中,国王并没有提到百花羞公主的书信一事。这让黄袍怪颇为安心。但是,当黄袍怪化身的三驸马指出唐僧是虎精之后,按理来说国王应该会提到这那 封“假书信”,并当面指出正是因为唐僧的“蓄意挑唆”他才派八戒沙僧前去降伏三驸马的。因为,此时国王派去降妖的八戒沙僧还没有回来复命,三驸马却出现 了,难道国王不需要给三驸马一个解释吗?虽然三驸马绝口未提八戒沙僧的话茬儿,但是国王也不应该如此的若无其事啊。其实,这说明宝象国国王还不是一个老糊 涂。实际上,国王坚信唐僧并不是妖精。原因就在于那封唐僧带来的百花羞公主的亲笔信。这封信上面的内容写得非常细致。十三年前的那一幕,时间、地点及来龙 去脉都叙述得分毫不差。例如【昭阳宫下】和【幸托于坤宫】这些内容,一个远来的唐僧是编排不出来的,虎精同样也编排不出来。因此,这封书信绝不可能是假 的。但是,摄于妖精的实力,国王的这些心思不能有丝毫的流露。否则,极有可能是“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的后果。因为这封信是百花羞公主暗中托唐僧带来的, 所以国王绝口不提此信,否则女儿的命就保不住了。对于派八戒沙僧前往波月洞之事,国王也装作不知,只当没这回事。强敌当前,他唯有装傻充愣,任由妖精做 大。紧接着,国王审时度势献上“美人计”。果然,黄袍怪以为自己的谎言天衣无缝,于是得意忘形。歌舞当前,他肆意胡为,不仅饮酒作乐,竟然还吃起人肉来 了。小白龙的出现也没能让他警觉起来,他真的以为自己做上三驸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