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悟空继续留下来打探消息了,要不然唐僧定然死于非命。原来,唐僧走后,就有奏报称用来取心的千余小儿被风刮走了,杳无踪迹。昏君又惊又恼,不胜悲 伤。于是,老国丈献出了毒计。【国丈才说:“那东土差去取经的和尚,我观他器字清净,容颜齐整,乃是个十世修行的真体,——自幼为僧,元阳未泄。比那小儿 更强万倍。若得他的心肝煎汤,服我的仙药,足保万年之寿。”】国丈此言一出,国王立即就动了心思。于是,老国丈继续献“请君入瓮”之计,欲骗唐僧自投罗 网。悟空得知此事,立即回来报信。唐僧一听悟空口呼祸事,吓得晕了过去。无奈之下,悟空定下“李代桃僵”之计,替唐僧前去“自投罗网”。悟空变成唐僧的模 样再次入朝,使出神通,剖开皮腹,取出各色心若干。国王被眼前的这一幕吓呆了。悟空收了法相,老国丈这才认出了他。于是,一场大战在所难免。最终,还是老 寿星出面,“化干戈为玉帛”,这才了结了这场劫难。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那个老寿星的座骑白鹿精为何要化身老道人前来比丘国呢?【寿星笑道: “前者,东华帝君过我荒山,我留坐着棋,一局未终,这孽畜走了。及客去寻他不见,我因屈指询算 ,知他走在此处,特来寻他,正遇着孙大圣施威。若果来迟,此畜休矣。”】老寿星的这番话尽是一些虚头八脑的内容,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其间到底有几分可 信,一时之间尚难断定。回想起唐僧师徒在金亭馆驿的一番对白,沙僧的话似乎倒有几分道理。【沙僧道:“师父且莫伤悲。等明早倒换关文,觐面与国王讲过。如 若不从,看他是怎么模样的一个国丈。或恐那国丈是个妖精,欲吃人的心肝,故设此法,未可知也。”】国丈来此是为了要吃小儿心肝的吗?沙僧的推断符合常理, 的确有此可能。但是,仔细想想却又不尽然。如果白鹿精此来的确是为了小儿之心,那么凭他的能力他大可暗中下手,根本没有必要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而且,他 来比丘国已经三年了,为什么三年来他一直不下手呢?国王得病也是最近这几个月的事情,在这之前白鹿精为什么一点作为都没有?而且,当他得知小儿之心化为泡 影之时,他为什么没有下令继续追查呢?难道他的目标也是唐僧肉?如果他也是冲着唐僧肉来的,那么他为什么要搞出这千余小儿之心的事情来呢?这不是画蛇添 足,多此一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