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单个帖子
旧 2011-09-16   #220
sfj_ustc
高级会员
级别:3 | 在线时长:32小时 | 升级还需:18小时级别:3 | 在线时长:32小时 | 升级还需:18小时级别:3 | 在线时长:32小时 | 升级还需:18小时
 
sfj_ustc 的头像
 
注册: 08年10月12日
来自: 客栈
帖子: 289
声望力: 19
声望: 39 sfj_ustc 初领妙道
积分:3
精华:1
现金:645两梁山币
资产:645两梁山币
致谢数: 0
获感谢文章数:0
获会员感谢数:0
回复: 西游记中计——长篇连载 (ZT)

  既然取经谈判的共同前提必须是如来的版图要求不能伤及玉帝的根本利益,那么这个前提是如何达成的呢?四大部洲的版图是固定的,如来的版图扩张了,那么 玉帝的版图势必将缩小。这个结果玉帝会接受吗?绝对不会。因此,如来的版图的要求不能是这种机械式的扩张道路。否则,这场谈判如来必败无疑。那么,如来到 底应该怎么做呢?这种机械式的扩张道路本质上是固定存量的重新划分,这种划分的结果是一方受一分益,另一方则受一分损。为这种划分而进行的谈判,在博弈论 上被称为“零和博弈”。也就是说,不管你怎么划分,一方所失去的正是其他方所得到的,因此总量是不变的。刚才说过,谈判必须是在双赢或者多赢的情况下才能 获得成功,否则谈判结果缺乏稳定性。“零和博弈”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那就是赌博。不管是何种方式的赌博,虽然财富在不同的赌徒之间流动,但是在总量上 财富却是守恒的,变化的只是财富结构。在“零和博弈”下,想要实现双方的合作关系是不可能的。这也就是说,在这种机械式的扩张道路之下,如来和玉帝的谈判 必定会失败。所以,如来想要谈判成功,就一定要走总量扩张的道路。这也就是说,只有如来和玉帝都能从这场谈判结果中获益,才能确保这场谈判最终成功。谈判 双方都获益,这样财富总量势必会增加,这种谈判在博弈论上被称为“正向博弈”。我们常说,收入分配改革首先要从如何做大蛋糕上着手,而不应该首先是在如何 切分现有蛋糕上纠缠。这正是“正向博弈”这一理论的生动体现。
  可是,四大部洲的版图是固定不变的。如来如何能够实现自己和玉帝势力总量上的扩 张呢?1929年,“东北易帜”之后国民党形式上统一了全国。但是,为什么在全国一片白化的情况下红色政权却能够继续存在呢?因为国民党统治有盲区。那些 穷苦山区和边远地区正是国民党统治中的薄弱环节,也就是国民党的统治盲区。红色政权能够在这些统治盲区中生存并发展壮大起来。其实,四大部洲之中就有许多 佛道势力的盲区。远的不说,西天路上的许多国家其实就没有几个是信奉宗教的。因此,扫除区域盲点是如来实现“正向博弈”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如来的“东 扩大计”志在必得,不可能仅仅寄希望于一个个零碎的区域盲点。
  全面理解如来的“东扩大计”,其势必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地域扩 张:扫除区域盲点。关于这一点的案例,西天路上数不胜数。比如,灭法国、祭赛国、比丘国等国国王都从不信佛甚至谤佛毁佛的无神论者一改而为虔诚忠实的佛教 信众。如来的这一“利己不损人”的策略虽然没有令玉帝受益,但是也没有让玉帝受损,因此不会受到玉帝的激烈反对。其实,从取经队伍在灭法国的传道过程来 看,悟空并不提倡罢黜百家,独尊佛家,而是主张“三教并立”的宗教政策。由此可见,在如来开拓宗教新市场的过程中玉帝也是受益者之一。只不过,在地域扩张 之中如来的收益要远远超过玉帝。
  2.阶层扩张:扫除市场盲点。第五十回《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中:【行者见他关了门,心中暗想:“这老贼才说淘米下锅,不知是虚是实。常言道:‘道化贤良释化愚。’且等老孙进去看看。”】此处可见, 佛道两家的客户群其实并不一样。看来,道教势力不光存在着特殊的区域盲点,同时就一般社会情况而言也存在着市场盲点。所谓【道化贤良】,正反映出了道教的 中高端市场的定位初衷。因此,道教是面向知识层的,它的客户群是以社会中上层人士为主力的。毫无疑问,道教的客户群都是极为优质的。与此同时,佛教的市场 定位却恰恰相反。所谓【释化愚】,正说明了佛教的市场开拓更看重低端市场的发展。因此,这市场定位的差异是佛道两家根本利益不构成冲突的根本性原因,也是 如来毕其功于谈判之一役的信心源头。
帅哥 sfj_ustc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