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神一族在《西游记》中的表现是非常令人生疑的。从花果山那条直通东海龙宫水晶宫的暗道来看,此二者之间必然有所关联。后来,悟空一身戎装的来历就更 加证实了这个推测。取经路上,四海龙王也曾多次出手相助。特别是东海龙王敖广,他曾经救过悟空的命。种种迹象表明,水晶宫势力其实也是取经大业的幕后推手 之一。
如来不会无缘无故的就选择东海海藏之中的“定海神珍”为悟空的随身兵器,这其中一定有默契在先。否则,敖氏兄弟也不会那么善待悟空。可 是,敖氏兄弟本为tian朝干员,其职位相当于农林部长,何以要背叛tian朝呢?要想弄清楚这里面的奥妙,就必须先要对《西游记》中的龙神进行准确的定 位。印象中,龙神是法力高强的灵兽,有呼风唤雨的能力。其中,四海龙王更是时代的骄子,成了掌管着人间冷暖的司雨大龙神。可是,这一切只不过是假象而已。 在《西游记》的世界里,龙神一族的地位实际上是非常卑微的。大家有没有注意过那次因悟空的搅闹而失败的 “蟠桃大会”上的菜单?其中,有道菜就是龙肝凤髓。可见,龙神在tian朝的地位实际上只不过就是一群任意宰杀的畜生而已。虽然某些龙神,比如敖氏兄弟, 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在tian朝形成了一些气候,但是实际上这些微不足道的成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变龙神一族的整体命运。龙神再位高权重,也不能改变其披鳞顶角 的身份。更何况,龙神也并没有取得什么令人刮目相看的权位。司雨大龙神,名头是不小,不过干的活却都是冷衙门农林部的苦差事。同为执掌风雨的天神,雷公电 母和行云童子以及布雾郎君等都在天庭安身立命,唯有龙神一族为天庭所弃,散落于五湖四海之间。他们久驻凡间,仅仅是tian朝在人间的最最基础的管理人员 而已。表面上看,这些司雨大龙神掌握着人间晴雨,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任何的主导权,一切都只是执行玉帝法旨罢了。泾河龙王的下场告诉我们,哪怕是一点点的 执行偏差都会惹来杀身大祸。因此,tian朝的歧视体制下龙神一族的怀才不遇为他们最终对天庭的背离埋下了伏笔。这便是龙神一族反出天庭的内因之所在。
既然如此,那么促使龙神一族最终走上反叛天庭的道路的外因又是什么呢?是如来的拉拢。不过,如前所述,龙神一族在天庭备受冷遇,位卑职微,可如来为什么 会拉拢这些所谓的披毛戴角之辈呢?换言之,他们到底有什么足以令如来另眼相看的不同寻常之处呢?首先,在凡间龙神一族数量庞大,分布广泛。龙神无疑是《西 游记》中总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天神了。五湖四海之内,大小龙神不计其数。这一总量和结构上的优势完全切合于佛教在人间急速扩张的需要。其次,龙神一族身体 特征明显,有着极强的身份认同感,因而易于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动员。这也就是说,龙神一族的组织性强,纪律性高。当然,这一特点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的总量和结 构之上才有意义。再次,虽然龙神一族的政治地位不高,但是他们在凡间经营多年,积累起了大量的经济财富。东海龙宫的丰富海藏,便是铁证。这于“爱财如命” 的如来而言,有着致命的诱惑。最后,龙神一族在凡间已经建立起了非同一般的势力体系,基本垄断了相关水领域的绝对领导权。招降了龙神,如来就等于是取得了 绝对制海权,并且不费一兵一卒。
如此这般,如来利用了龙神对天庭的不满,成功策反了龙神,壮大了自己的实力。但是,龙神一族数量众多,分布广 泛,对于反叛天庭一事他们是否会步调一致呢?不可能。如来的策反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四海龙王,财雄势大,是龙神一族的代表性人 物,他们的生死抉择关系到龙神一族的整体命运。根据前文的推测,东海龙王敖广跟佛派之间的关系已经昭然若揭了。但是,其他三位龙王是不是也随着“带头大 哥”一并投奔了如来呢?似乎难有定论。南海龙王敖钦,排行老二,性情刚烈,极少露面。孙悟空大闹东海水晶宫的时候,他曾经提议武力镇压,看来他对孙悟空的 来历一无所知,是个彻底的局外人。至于西海龙王和北海龙王,虽然他们在《西游记》中出场的次数较多,但是和东海龙王不同的是随着他们的出场次数的增多,他 们的身份非但没有越显清晰,反而却越来越模糊了。不过,可能大家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实际上,关于西海龙王和北海龙王的身份问题,《西游记》中有一个天 大的破绽。这个破绽就是:究竟谁才是真正的西海龙王?